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了长株潭生态型城市群建设。首先,介绍了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其次,总结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国际经验。接下来,介绍了长株潭生态型城市群建设的战略路径。最后,提出长株潭生态型城市群建设的保障措施。
本文主要从三方面介绍了坚持生态立县,走绿色发展之路。首先,介绍了立足资源优势, 确定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其次,分析了树立“两型” 理念, 构建低碳发展产业体系。最后,介绍了转变发展方式, 着力打造低碳经济示范区。
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是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之后不久获批的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带有十分鲜明的生态文明试验示范的导向。2009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举全省之力着力打造生态文明新湖北,明确要求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建构低碳社会,实现绿色发展,既是民众对国家的殷殷期盼,也是现代国家义不容辞的重责大任。武汉城市圈构建低碳社会的主要路径是强化有关低碳社会的立法和执法,推进政府与公民间的合作,采行多样化、弹性化的环境管制方式,制定合理的碳排放标准以及引入环境公民诉讼制度。
本文为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条例(2009年7月31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文,共30条。
社会资本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它可以打破“囚徒困境”,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以及抵御外来污染转嫁。当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政府力量等向社区的渗透,我国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正面临流失的危险,这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社会资本流失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它可以在现代农村社区中得以重构与再生,这种重构与再生,沿袭...
武汉市素称“江城”、“百湖之市”,水面面积2117.6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1/4。因水而兴的武汉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同时也面临着水环境、水生态恶化的威胁和影响,特别是中心城区湖泊水体质量恶化,将武汉市置于“优于水而忧于水”的境地。随着中国转变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要求,武汉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治水理念和科学技术,探索水安全、水环境及水...
本文着重对柳州市的资源与环境保护建设进行描述分析。其一,资源部分包括土地资源、气候水文资源和物产资源;其二,环境保护主要包括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以及废弃固体污染物的治理。此外,文章对环境治理问题所在以及对应的解决措施也有所涉及。
本文介绍了遵义市汇川区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以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和十万亩风景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全面限制天然林采伐,推进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保护的转变,使生态得到明显的改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通过重点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建设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建立了良好的人居环境。
本文介绍了遵义市汇川区通过环保宣传与教育、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污染源治理、环境综合治理、重视环保执法、环境监察等措施使当地良好环境得以维护同时加了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