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2000年7月26日至8月6日,作者前往山西太原、临猗县城、卓里镇等地方,对卓里镇主要领导干部民意调查事件进行为期10天的调查研究。在这些日子里,笔者先后拜访了山西省民政厅副厅长郭小平,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法规处处长邓永明,临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邹通玺,临猗县民政局局长张崇虎,临猗县民政局副局长李有堂,卓里镇镇长杨雅女,卓里镇人大主席王振国,卓里集团副厂长王自俊,...
为更好地开展对中国乡(镇)长推选制度改革问题的比较研究,笔者于2000年7月31日至8月4日赴河南省新蔡县,就该县一乡一镇的乡(镇)长推选制度改革的情况进行调研,先后到该县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收集资料,后直接赴两个试点所在地孙召乡和佛阁寺镇,与乡(镇)民就选举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交谈。
2001年6月5~9日,作者前往桂林市、恭城县城、恭城镇等地方,对恭城镇“公推公选”副镇长改革试点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查研究。在这些日子里,作者先后拜访了桂林市委组织部有关领导,新华社桂林支社社长龙松林,恭城县委组织部部长奉海峰、办公室主任甘斌,恭城镇委书记赵新华,当选副镇长俸先鹤,副镇长候选人、恭城镇初中副校长文志军及有关当事人和群众,对恭城镇“公推公选”副镇长试点的改...
本文所采用的是一种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即主要考察家庭承包制的实施对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影响。作者希望通过分析表明:作为宪法秩序意义上的变革,家庭承包制的实施引发了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变迁。总的来说,本文的研究较为完整地证明了所提出的理论假说,分析表明,这一变迁包括供给主导变迁与需求诱致变迁两方面内容。
本文以中国社科院扶贫经济合作社小额信贷扶贫实验项目为例进行分析,分析非政府组织扶贫的战略管理与组织创新。首先介绍了“扶贫社”的背景,“扶贫社”(简称FPC)小额信贷扶贫项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在1994年开始实施的一项“行动- 研究计划”。1993~1994年为项目筹备阶段,1994年5月正式发放贷款。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扶贫社”的战略管理和组织创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