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精准扶贫离不开精准监督。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大多发生在基层,扶贫的救命钱成了“唐僧肉”,把“雪中送炭”变成“雪上加霜”,影响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更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肃查处扶贫中出现的虚报冒领、优亲厚友、强占掠夺、贪污挪用等突出问题,着力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解决好扶贫领域腐败的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扶贫机制,全过程公开扶贫...
陕西贫困人口多,贫困县(区)数量多,致贫原因复杂,脱贫攻坚成为陕西“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陕西贫困现状、发生原因,提出陕西脱贫攻坚重在农业转型,从发展理念、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营方式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脱贫攻坚是党和国家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对陕南的实地调研,发现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扶贫政策高度认同、对识别精准度认同度不断上升、对脱贫摘帽充满信心、对驻村干部高度赞扬。与此同时,基层干部在政策执行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心态,部分贫困群众由于对政策期望过高、自身动力不足而产生了某些不良心态。对此,本文提出,还需要在政策宣传、舆论引导、体制完善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以期在基层...
陕南地区地处陕西省南部秦巴山区,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共28县(区),均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十二五”以来,陕西以“五精准”“五保障”持续实施陕南移民搬迁,推动精准脱贫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陕南地区产业转型、因势利导推进移民搬迁等方面得出了重要启示。
全面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新时期宝鸡市扶贫脱贫工作任务艰巨,消除绝对贫困人口任重而道远,扶贫脱贫工作也面临新形势、新问题和新特征。本文认为,宝鸡市下一步的扶贫脱贫工作必须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基础上,坚持精准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和安居扶贫三条基本路径,实施好八大脱贫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宝鸡市西部山区位于陕西省第二大工业城市——宝鸡西部地区,面积1707平方公里,人口13.3万人。由于地理条件差,地形以超过面积的90%的坡地和山地为主,平原面积不到10%;农民人均收入低,贫困人口高度密集,形成在西部地区距离城市近但经济发展相当落后的集中连片贫困区。为此,本文在对宝鸡西部山区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从发展机遇以及困难挑战出发,提出以农业、加工业、旅游文化产业...
商南作为被国务院确定的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以陕南移民搬迁和“双包双促”结对帮扶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工作,全县3.5万余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5%,贫困落后面貌大为改观。2016年,商南县积极响应中央扶贫攻坚动员令,创新推进了一产“四借四还”、二产“四加四动”、三产“四建四带”三产联动发展,发动了产业增收、生态补偿、易地搬迁、基础配...
长武县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县域工作的重点,紧紧围绕“减少贫困人口、增加农民收入”两大目标,将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施了“1543”精准脱贫攻坚战法,综合采取了产业发展、移民搬迁、教育培训、民生兜底、组织带动等扶贫措施,形成了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取得了较大的脱贫成效,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