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精准脱贫考核评估

湖南县域经济“三量齐升”评估研究报告

坚持湖南县域的“三量齐升”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对湖南省“四化两型”发展路径的具体化。湖南县域经济的“三量齐升”体现了“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的原则。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及省委提出的“促进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和运行质量的同步提升”即“三量齐升”的战略思想,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按...

作者:张友良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关于进一步完善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调研报告——以贵州法院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运行实践为视角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及全省法院案件质量评估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对现行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探索了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完善路径。

作者: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科普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本报告在认真分析科普项目绩效评估概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项目评估及指标体系建设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描述当前我国科普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现状,分析了构建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并且根据实际需求,分别构建了三级刻度及百分制标准下的两种科普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力图为科普项目评估提供有效参考。在虚拟两项科普项目评估实例的基础上,对这两个指标体系进行有效验证,证明了指标体系的实用性...

作者:肖健 徐翠香 王旭彤 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新方法——以杭州市为例

公民作为政府实施政策的对象,政府的行为对其有着直接的作用。因此,公民对政府的行为效率也有着最真实的感受,强调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有利于加强政府的民主性。本文在肯定公民参与是政府绩效评估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的基础上,阐述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并以杭州市的“三位一体”综合考评机制为例,重点阐述了其中的社会评价,论述了公民参与这种机制的表现、成果、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为绩效评...

作者:黄益飞 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导论:灾害救助评估的创新

灾害救助是现代国家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灾害救助的历史源远流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灾害救助工作,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灾害救助政策体系。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我国灾害救助的水平一直较低,直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政策实践才促使灾害救助水平有了跨越式提升,基本达到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程度。与这种政策变迁相对应,灾害救助评估也需要进...

作者:张欢 任婧玲 出版时间:2014年02月

基于灾民生活质量的救助政策评估:理论框架及汶川和玉树地震的对比研究

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两次重大自然灾害中,所实施的灾害救助政策是灾害救助水平实现跨越式提高的突出代表。评估这两次地震救助政策的绩效,若依然使用传统的救助总金额或救助总人数等指标,显然是不够的,需要从“以人为本”的政策目标出发,来评价救助效果。因此,本文进一步利用基于“生活质量”概念建立的理论框架和评估方法,对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这两次重大灾害的灾害救助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和对比...

作者:张欢 任婧玲 出版时间:2014年02月

公平感研究综述

灾害救助的基本政策目标是满足灾民的基本生活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存、安全、社会交往、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由低到高的需要层次(Maslow,1970)。由此,从满足灾民需要的角度看,随着灾害救助水平的提高,灾害救助政策的焦点必然从关注灾民的生存和安全向社会交往和自我尊重转移,相应的,评估灾害救助政策的重点也必然从客观的生活条件转向灾民的主观感受。因此,灾民主观感...

作者:张欢 任婧玲 出版时间:2014年02月

汶川地震救助政策的公平感

2008年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造成损失最惨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受到社会关注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次巨灾。这双重因素促使中国政府出台了前所未有高标准的灾害救助政策,并进而推动了中国灾害救助政策跨越式的变迁。汶川地震灾害救助的标准有了很大提高,保证了灾区群众即便由于灾害造成无房可住、无生产资料和无收入来源也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甚至达到较高的生活水平。但是,当...

作者:张欢 任婧玲 出版时间:2014年02月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