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中国生态城市健康指数评价报告》是针对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病”日益严峻的现实而进行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决策指挥、工程实践于一体的智库成果报告,是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研究成果、理论指导、决策咨询与实施建设的引领者和践行者。本报告沿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及各年度报告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2016年中国生态城市的健康指数进行统计与综合排名,并给出各城市建...
本报告根据环境友好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2016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友好建设的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列出了2016年前100名城市的排名。对2017年被欧盟评为“欧洲绿色之都”的德国埃森市在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可再生能源与能效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应以城市“五线谱”为基础,进行生态规划,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的...
本报告首先构建了包括19个指标的绿色生产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14个用于计算生态城市健康指数的核心指标和5个用于计算绿色生产型城市特色指数的特色指标。运用该指标体系,将中国284座城市的健康指数和特色指数进行综合计算后得到绿色生产型城市综合指数,并对综合指数排在前100名的城市做了重点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从企业、产业和社会三个层面对绿色生产的建设实践进行探讨,进...
本评价报告选择了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人均公共设施建设投资、人行道面积占道路面积的比例、单位城市道路面积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数和道路清扫保洁面积覆盖率5个特色指标,结合生态城市建设的14个核心指标,构建绿色生活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284个城市开展绿色生活型城市排名,并选择排名前100的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中国2016年绿色生活型城市的排名次序。为了实现...
“新型城镇化”理念引导未来城市的发展取向应体现安全、健康、协调和舒适。新型城市保障人的安全,致力于维护人类生存、就业、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安全环境;城市发展必须契合人类对健康发展的需求,健康理念表现在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和自由发展的健康状态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既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协调关系,也致力于提高城市居住、工作、学习、旅游的舒适度。健康宜居型生态城市...
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是创新型城市和生态城市的有机融合,也是全球创新驱动与全球生态治理战略耦合的产物,是中国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空间载体。兼具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健康的生态区域、精明的城市结构三者的特点。根据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运用各相关省区市的统计年鉴、各相关城市的统计年鉴、各相关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运输...
中国已经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在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城乡一体生态建设势在必行。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城乡一体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由于城乡生态环境差距较大,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城乡一体生态建设尚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城乡一体生态建设中,必须进一步提升农村的地位;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生态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大幅减少污染物总量;积极推进城...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大国战略的必然选择。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脆弱性决定了生态环境问题还将长期存在,生态建设工程仍需持续发展。国家生态安全就是划定生态红线、守好生态底线。构建“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针对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特征有效构建...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