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由于农村男性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而产生的留守妇女群体,已经成为中国很多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她们的生产和生活已经引起人们关注。和谐安徽网发文指出,农村留守妇女成了家庭的顶梁柱(王鼎铭,2006)。周全德、齐建英(2006)撰文指出,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留守妇女”正扮演着农副业生产的生力军和新生活创造者的重要角色;科技进步的力量使妇女在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方面与男性并...
在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农村地区,生活在其中的中青年妇女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留守妇女,即丈夫外出务工的妇女;另一类是非留守妇女,即丈夫在农村务农或务工的妇女。我们在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四川五省十村的调查过程中,分别访谈了留守妇女和非留守妇女,讨论了她们对彼此的看法以及她们相互之间的比较,结果发现,她们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相互羡慕”现象。我们称之为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仍然在不断向城市转移。在他们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生力军的同时,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留守家庭问题也日益突显。有关数据显示,70%以上的农民工在进城时把父母、妻子和子女留在了农村,催生了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三大群体(沈淑济,2006)。数以千万计的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地在农村的土地上...
编号: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既包括静态结果,更涵盖动态过程的综合性、系统性的概念。根据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并结合中部地区城市实际发展特点,同时参照了国内外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从城市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科技教育、对外开放与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建立了既包括总量指标、比率指标,又包括增长率指标在内的、共35个指标的中部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中部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中部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2008年、2012年中部地区80个设区市的总体竞争力,以及在城市总体规模与实力因子、城市居民福利因子、城市产业结构因子、城市外资吸引因子和城市发展绩效因子上的竞争力进行了排序、比较与评价分析。
根据中部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和各因子的得分,采用自然间隔分类法,将中部城市竞争力划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弱五个等级;运用空间可视化表达和空间统计方法,围绕总体竞争力以及城市总体规模与实力,城市居民福利、城市产业结构、城市外资吸引和城市发展绩效等因子,对2008年和2012年中部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及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指出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因此,认真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提供的新机遇和面临的新挑战,探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意义重大。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