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而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之一(张文霞、朱冬亮,2005)。留守妇女的夫妻关系是非常态的夫妻关系,由于丈夫在外务工,妻子留守家乡,夫妻二人长期两地分居。因此,学术界对于留守妇女及其丈夫的夫妻关系变化关注最多。大多数研究认为,留守妇女与丈夫的夫妻关系因为二人两地分居而面临危机,导致夫妻感情淡漠甚至家庭解体,有的研究认为留守妇女面临遭受骚扰的严重问...
家庭关系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它以代际为层次,表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特殊的互动(潘允康,2002:183)。留守妇女的家庭关系基础是夫妻和子女所形成的核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因为丈夫外出务工,这个核心家庭与其公公婆婆的家庭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更多的交集,然而目前的研究对留守妇女家庭的亲子关系和婆媳关系关注较少,现有的研究一般认为丈夫外出务工、妻子留守在家对子女教育产生很大的负面...
人的生活是由人的行为和心理支撑的,而心理是个体对于他或她所生活的客观世界综合反映的精神过程(理查德·格里格等,2003:1、3-4)。因此,研究留守妇女的生活也应对其心理给予充分的关注。媒体报道认为,精神压力大和安全感很低是留守妇女所承担的“三座大山”中的两个方面(陈春园等,2005),足见丈夫外出务工对留守妇女的心理感受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本卷第四章...
休闲对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杰弗瑞·戈比,2000)。构成人类闲暇的最基本的三大因素是闲暇时间、闲暇活动和闲暇心态,而农民的闲暇娱乐方式是农民在自由支配时间内,进行具有补偿功能、发展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休闲活动方式(田翠琴、齐心,2005:32-33)。所以,留守妇女的闲暇不仅具有娱乐功能,且对其生活质量和自身发展都有一定...
妇女留守在乡村,不仅要买农资、做农活、搞养殖、收集燃料、干家务,还要辅导孩子学习、照顾孩子日常生活、照顾老人,也免不了串门聊天、走人情、参加选举、参加村民会议、参加集体出工等。由此可见,留守妇女承载着事实上的农村建设,维持着农村家庭和社区的稳定。其间,她们要面对远比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两个留守群体更加复杂的每日生活。那么面对生活的重担、经济的窘迫、身体的透支、精神的孤寂、...
社会支持的概念首先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病原学中。广义而言,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是各种社会形态对社会脆弱群体提供的各种帮助和支援(郑杭生,1996)。狭义的社会支持的内涵由三个核心构成,第一,社会支持以社会网络为载体(贺寨平,2001),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帮助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第二,社会支持通过人与人之...
一个家庭的生命周期由家庭成员的发展周期构成,其中,具有妻子和母亲两种角色的女性成员与家庭整体的生命周期联系最为紧密(张文霞、朱冬亮,2005:99)。本研究将留守妇女群体划分为6个年龄段,样本比例分别为:25岁及以下占6.5%,26人;26~30岁占6.5%,26人;31~35岁占22.5%,90人;36~40岁占34.8%,139人;41~45岁占20.0%,80人;...
留守妇女外出务工的丈夫在务工地点、务工行业、年收入(本研究以其每年带回家的收入为标准)、回家频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而这些不同也可能对她们的状况和所受的影响产生作用。这一章主要考察丈夫不同务工情况下留守妇女的差异性,主要分析留守妇女的家庭经济、农业生产与决策、家庭关系及其心理状况等方面。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