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农民工既是我国城市化的产物,又是我国城市化滞后的表现,成为我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这种独特性折射出农民工的非农化并没有带动他们的社会身份转变,从而使得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变得更加艰难和复杂。如果没有社会身份的转变,农民工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融入到城市社会中去。这里的关键是只有通过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建立统一的社会流动平台和基石,才能谈得上农民工实现了真正的社会流...
在目前的政策和制度设计框架内以及社会结构中,农民工中的大多数人既无法返回农村,又不能彻底融入城市,而处于一种"半城市化"状态。本文在对温州的抽样调查中,从市民权、日常生活、社会认同和主观体验层面进一步证明“半城市化”格局的存在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结构性变化。本文认为,国家应该积极地把推进农村流动人口彻底城市化纳入刺激经济发展的对策中,以便更好地把刺激经...
在过去40多年,城乡关系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从过去的城乡二元分割到乡城单向流动,又从乡城单向流动到回乡。目前则出现一种新的城乡关系即“非城非乡”或者说“又城又乡”。这里将这种新关系概括为“城乡两栖”,它具体表现在城乡两栖者的生活、就业、交往和文化观念上,亦正契合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关于“城乡融合”和“产业融合”之理念。调研表明,城乡两栖者担有融合城乡、振兴乡村的重要...
行政社会是通过两个逻辑呈现出来的:一个是行政的主动逻辑,其动力在于追求经济发展和财政扩张以及外部制约薄弱下的“万能型”能力;另一个是居民的无奈诉求以及困境的行政归咎,即将生活困境全部归咎于政府以及对政府帮助解决困境的不断诉求。行政社会的实践逻辑导致强政府弱社会和政府承担无限责任。据此,本文提出了走出行政社会困境的基本路径:用行政资源培育社会自组织能力,以社会组织力量来制...
日本应对公害以及各类环境问题的政策措施与实施机制中,地方自治体,即地方政府、地方行政主体发挥的作用以及各地城市建设的经验值得特别关注。日本较早确立了地方城市的低碳发展主体地位,各地城市明确了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本文分析证明,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是城市系统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过程,既需要与集约、紧凑型城市结构建设相结合,也应兼顾地区文化和经济发...
“十三五”时期,吉林省中小城市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城市设施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产品持续增加,公共服务质量日益提升,节点城市培育成效显著。与此同时,中小城市人口持续减少、产业支撑城市发展能力较弱、营商环境有待继续优化等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吉林省中小城市的发展。“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为吉林省中小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机会,也提出更...
本文详细评价了本年度中国100座大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依据指标体系数据验证分析表明,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包括:杭州、珠海、广州、北京、无锡、深圳、苏州、武汉、南京、郑州。杭州首次在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名第一,同时排名靠前的是珠海、广州、北京及东部沿海城市。基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环境、消耗排放及治理保护等指标体系,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显著不均衡性。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构建的城市绿色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对2020年中国182个城市进行评估,并对比分析了2010年以来城市绿色低碳的动态演进情况。研究发现,城市绿色低碳水平有了显著提升,2010年未出现90分及以上城市,2020年90分以上城市达到18个,接近评估城市的10%;80~89分城市从12个增加到115个,占评估城市的63.19%。四种不同类型城市...
从2018年公园城市概念首次在天府新区提出后,成都就开启了公园城市建设的系列探索和实践,涉及生态、生产、生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四年以来,成都围绕打造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目标,坚持从“产—城—人”到“人—城—产”转变的发展理念,不断开拓创新,在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诸多经验,尤其是在构建城市生态本底、探索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以及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等方面...
本文对比前文中100座中国大陆地区城市与包含纽约、圣保罗、巴黎、巴塞罗那、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在内的六座国际城市在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环境资源、消耗排放、环境治理领域11个指标的表现。总体而言,中国城市在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方面表现较优。具体体现在经济增长与失业率方面均显著领先六座国际对比城市。百城平均人均绿地面积接近“花园城市”新加坡,远高于其他五座国际城市。但第三产业...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