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乡间流动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状况受到了有关各方的深刻关注。本文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及心理健康调查”数据,应用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就业单位所属行业以及就业单位性质均会对其劳动合同签订产生显著影响。基于该结论,本文建议:一是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
文章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流出地监测调查数据,重点分析新生代农村人口的务农现状,并探究其务农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村人口务农比例低,与老一辈农村人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乡村社区治理环境对他们的务农决策有显著影响。基于以上发现,本文认为应当进一步保障和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抓住机遇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城市社会为农民工提供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在一定层面上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尚未能成为农民工获得经济立足或得到失业救助的主要途径。文章以全国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检验了农民工所利用的就业支持途径对他们在城市的职业地位获得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支持途径与农民工的职业阶层地位共同作用于工资水平;利用不同就业支持网获得工作的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不同...
文章采用CLDS(2014)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对农民健康的影响。使用SF-8量表全面分析健康指标,制定人居环境指标。实证中考虑收入内生性,并对人居环境和收入对健康的影响进行比较,发现人居环境问题和收入都对农民健康影响显著,其中人居环境问题对健康影响更大。
首先,本文介绍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这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的界定。其次,本文介绍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框架、研究方法和数据的来源。最后,阐述了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包括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应用对策的创新。
首先,本文介绍了服务经济研究的起源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其次,本文梳理了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国内外研究的主要内容、范式和发展趋势。最后,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农业生产性服务研究现状、可借鉴之处,明确指出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方面缺乏相应的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较为现代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研究体系也未真正建立。
本文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理论分析。首先,本文将农业生产性服务看作具有管理和协调功能的中间投入,通过构建一个数理模型,分析了农业生产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互动作用机制。其次,本文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借鉴Bretschger(1999)的内生增长模型和Arrow(1962)的干中学思想,建立了一个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模型,试图做出一个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的经济学解释。...
本文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理论验证。首先,本文基于新兴古典经济框架,构建了一个面板数据模型,并利用中国2004~2011年统计数据,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外溢效应。其次,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农业技术进步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影响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的机理。最后,提出了创新发展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以促进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本文为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及生产率变迁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并论述了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特征及不合理的现状,最终从政策、市场、金融、物流、信息等角度提出了优化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措施。其次,本文利用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估算了中国2004~2014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
本文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借鉴。首先,本文强调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其次,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美国、日本、巴西及荷兰等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总结了国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最后,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的有益启示。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