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

老年人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口结构问题,还是个十分复杂的社会性问题:就我国情况而言,由于目前存在老年人口绝对数大,自然条件有限,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困难,所以,今后相当长时期,妥善解决我国老年人问题将面临巨大压力。笔者认为,有效解决措施之一,是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

作者:杨文忠 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保护儿童免受性侵犯

笔者及其机构香港明爱家庭服务的前线同工,在工作中接触到不少童年曾遭受性侵犯的服务对象。透过服务他们,迫使我们正视儿童性侵犯问题。我们深信,作为社会一份子,我们有责任保护社会的下一代,让他们安全快乐地成长。我们亦相信,保护儿童的工作,社会与家庭需共同努力。

作者:陈美霞 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建立代际闻的供养契约

中国城镇中的夫妇一般都认为: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在目前的人口和经济现状下是必要的。然而,尽管育龄夫妇能响应这个号召,只生一个孩子,但独生子女政策与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还是大相径庭的。这种与传统的背离带来的一个后果是,父母希望在他们的晚年由后代来供养的契约关系大大弱化了。这种代际间的供养契约是一种互惠的关系,它是抚养孩子的一个重要目的。这篇论文就是讨论传统家庭观念被破...

作者:米晓林 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磨难在道德形成和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我的讲话将集中阐述磨难在道德形成和儿童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为什么说这个主题极其重要呢?如果我们客观地估计现在普遍的社会形势,我们的儿童将生活在一个即将来临的太平盛世,比今天更需要道德力量、忍耐力、毅力、决心和勇气。

作者:德伯若荷·豪格兰德 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残疾人家庭与社会保障改革

中国目前有六千多万残疾人,残疾人家庭涉及2.4亿左右的人口,其中大多数生活在农村。中国残疾人事业起步晚,基础弱,仍然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残疾人家庭所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保障改革的十分重要、十分突出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与途径。

作者:马洪路 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迈向21世纪的妇女政策

联合国近二十年来积极倡议推动妇女人权,呼唤各会员国政府以法律及制度(政策)禁止(或废除)性别歧视,以提升两性平等,同时要求各国各地区政府承诺政府及政党、非政府组织致力性别平衡及权力分享,并全面检视妇女问题及相关妇女政策之建立及落实,以达到跨世纪妇女发展之各项目标。

作者:黄贵美 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关键词:政策台湾妇女

家庭社会网:不可忽视的保障功能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不仅与具有血缘和姻缘的亲属结成自然的交往圈,还常与具有地缘、业缘或情缘关系的邻里、同事、朋友等联成社会网络。这些网络组合起来,就是家庭社会网。家庭社会网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家庭的保障功能,比如老人照顾、子女养育、感情支持等等。

作者:范伟达 罗心中 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开展家庭道德教育促进家庭和社会保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我国传统儒家学说也把“修身、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其中如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勤妻敬、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等,以及由家庭扩大到社会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优良传统,构成了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家庭文化。

作者:王孟兰 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贫困治理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