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对社会保障经济公平的评估需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需要根据某种理论基础建立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本章在回顾前人对社会保障公平评判指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学的方法,将研究对象社会保障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按照系统性、可比性、可行性、一致性、发展性等原则,设计了静态公平(包括起点、过程和结果公平)、动态公平、适应性、非均衡度量、城乡均衡度量等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估...
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基础之上,虽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城乡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社会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更是自1983年的1.82扩大至2011年的3.13。对于具有公共属性且有增进国民福利、改善收入分配公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功能的社会保障来说,城镇几乎享受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公共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项目的全部,而农村传统合作医疗制度解体,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缺位...
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16万亿元,公共财政收入达10.37万亿元,按照世界银行最新发布数据和国别收入四组分组标准,我国2011年人均国民收入为4930美元,进入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在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具有公共属性且有增进国民福利、改善收入分配公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但...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其承担的劳动保护与生活保障功能,均是政府为实现某项社会目标而推动、演变与发展的,在社会化的社会保障模式选择中,参与主体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体,因此影响社会保障经济公平发展的原因,从政府视角看,政府重城轻乡、先沿海后内陆的经济发展战略及公共财政投入的偏差是城乡、区域社会保障经济公平非均衡的根本原因;从社会的视角看,社会矛盾的优先解决顺序造成了社会保...
自德国1883年公布《疾病社会保险法》后,社会保险制度在各工业国家迅速蔓延。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后,东西方发达国家在各自经济理论、实施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影响下,领先于其他国家对社会保障制度模式进行探讨。由于他们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长、保障完备、制度健全,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公平正义和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及实施方式...
中国社会保障经济公平状况的提升,实现均衡发展需在国情的约束下,以国民的需求为基础,明确城乡、省际社会保障经济公平发展的目标方向,以优化制度顶层设计为统领,坚持社会保障经济公平非均衡发展存在的必然性原则,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发展模式。在战略和目标指引下,城乡之间重视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省际注重过程公平,并协调结果公平与经济增长的动态适应性,选择适合中国的制度整合路径...
报告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寻找“超越GDP”新指标的理论探索,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必要性。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架的思想,开创性地构建了一套新的测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验证这一评价指标体系,报告对中国国家、省及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数据验证分析,并进行了排名,得出了对实践...
本文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以主题领域为主要形式,同时考虑领域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个框架由5个主题构成: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环境、消耗排放和治理保护。其中可持续发展中最常见的三个主题社会(社会民生)、经济(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与环境)都已包含进来,在此基础上,针对自然主题,增加两个因果或者关联主题,即消耗排放与治理保护。环境与资源描述的是自然存量,包括了资源环...
贫困治理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