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社会保障

社会救助对象“瞄偏”成因与“纠偏”举措——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

社会救助的性质决定了其对社会成员实施的救助必须是有选择的。确定救助对象包括制定保障标准和对申请者进行家庭经济状况调查两个步骤,在实施的过程中因制定的保障标准偏低、申请者存在“福利欺诈”与“弃真错误”、社会救助服务人员审查不力与“取伪错误”、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缺乏可操作性的核对方法等会导致救助对象“瞄偏”。“纠偏”的有效举措包括适度提高保障标准以扩大覆盖人口及提升保障水平、...

作者:赖志杰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关于农村社会救助的思考

农村社会救助的力度近年来不断增强,然而,部分救助对象存在长期依赖社会救助的现象,救助效果有待提升。农村救助对象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等方面处于或轻或重的劣势,挖掘他们在生计资产方面的潜力,通过组织类似综合农协等团体建构新的社会资本或组织资本,有助于救助对象走出困境,从而摆脱对救助制度的长期依赖。

作者:朱海平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家庭福利政策缺失:农村留守老人福利之痛

农村“留守老人”的出现是中国特色现代化进程中实施的各种政策使然。留守老人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但缺乏社会支持机制的有力保障。对江西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研究表明,虽然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支持是以家庭为主,但许多留守老人在劳动负担加重的同时,失去了子女提供的生活照料、物质支持、精神慰藉等,得不到子女的赡养,晚年生活境况凄凉。世界各国的社会福利改革在削减政府福利责任、强...

作者:银平均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失独老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福利政策的应对

作为计划生育政策风险产物的失独老人群体,近年来逐渐进入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视野。研究通过对其生活状况的具体考察,发现大多数的失独老人存在经济状况恶化、精神普遍抑郁、健康状况下降以及人际交往敏感封闭等困境,在生活救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以及精神慰藉方面存在强烈诉求。而目前的扶助政策却发展较为滞后,存在扶助标准低、覆盖面窄、扶助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失独老人的现实需求。...

作者:姚兆余 王诗露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我国医疗救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福利可获得性研究——以唇腭裂儿童救助“重生行动”项目为例(2008~2012)

在医疗救助政策实施过程中,良好的政策文本并不必然导致政策对象群体受益。本研究以民政部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开展的“重生行动——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为例,运用福利可获得性的理论分析框架,从服务的存在状态与福利资源的丰歉、服务对象对于福利政策信息的获得途径、政策主体的目标端正与相互契合、服务设施充足且可及性强、政策措施随情势变化而做调整五个维度,研究分析了社会政...

作者:史柏年 彭振 马烨 董小源 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杭州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探讨——基于个人账户的实证分析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形式。其保障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也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的生活水平。本文在概述杭州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与改革的过程后,从个人账户的角度,分析杭州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结论显示,杭州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不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个人账户“空账”、养老金投资收益率低等问题。

作者:沈洁颖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社区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及发展问题研究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国政府提出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符合老年人在熟悉的家院养老的传统。依据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资料,结合国际经验,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养老供给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与建议。

作者:戴卫东 汪连新 李志斌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新医改以来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进展

新医改以来,中国着力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这成为新医改的重要成就之一。本文对新医改以来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进展做了全面总结,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作者:傅鸿鹏 张欣 周引德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服务发展研究

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是就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1978年以来虽然中国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制度不断发展与完善,然而仍然存在发展不均衡、覆盖面较小、管理机制不健全、衔接性较差、就业促进功能较弱、法制建设落后等问题。美国、英国和德国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经验表明,法律法规建设、制度紧密结合、工作导向性对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制度有重要影响。从国外经验出发...

作者:翟绍果 杨斌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中国社会保险法律服务体系的现状、评估与建议

法律服务体系在社会保险制度安排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赋予制度以强制性、稳定性、司法适用性,并对制度体系性的增强以克服碎片化有积极功能。社会保险法律服务体系表现出私法与公法的复合性,对实质上不平等法律关系的矫正性等特征。《社会保险法》出台后,中国社会保险法律服务体系快速发展,已有基本法律但配套法规远未完善,法律制度二元分割,多元监督体系初步形成但监督实效不佳,从法律层面确...

作者:栗燕杰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贫困治理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