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产品进出口基本情况及其特点,然后指出影响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最后提出了政策评价与形势展望。
“十一五”,是河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最多、效果最好时期。纵观五年来河南消费品市场发展历程,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众多不确定的突发因素的影响下,全省贯彻实施“扩内需、保增长”一揽子计划,积极推动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促进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积占全省34%、人口占全省23%的陕南三市,GDP总量却仅占全省12%,人均GDP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0%和19%。陕南没有陕北的能源资源,也没有关中的制造业资源、科技资源和能够为这些资源发挥作用的建设用地资源,更没有使经济要素能够充分流动的区位资源。陕南的优势主要是丰富的生态资源。有迹象表明,随着新消费热点的形成,生态资源很有可能成为能够引领陕南实...
2010年在国家扩大消费政策和居民自发消费释放的共同作用下,国内市场持续旺销,消费需求稳步加速,成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大亮点。2011年,随着收入分配改革和消费模式转变,消费需求仍将处于扩张性增长周期。预计2011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5%,增速略高于2010年。进一步扩大消费应围绕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切实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和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来进行。
2010年在“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黑龙江省居民收入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总体形势依然较好,居民收入保持良性增长。但与上年同期相比,黑龙江省居民消费存在增速放缓等问题。本文用2010年1~9月的数据进行比较,对黑龙江省居民收入与消费作出分析与预测。
扩大消费需求对河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战略意义。目前,河南消费需求存在着投资率偏高而消费率偏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对经济的贡献相对偏低、农村市场销售比重持续下降、政府和企业消费不足等突出问题;受到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消费环境的不成熟、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内在制约;导致经济增长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并产生一系列问题,使得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
扩大低碳消费需求是河南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河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以低碳消费需求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导向,不仅有利于促进河南需求结构升级,而且通过扩大低碳消费需求,促进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和低碳农业的发展,进而加快构建河南低碳产业体系。研究同时提出了在社会层面、企业层面、个人层面推动低碳消费、低碳发展,加速构建河南低碳型社会的对策建议。
农村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内需的重点。面对严峻的形势,我国政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多项举措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进一步增加农业补贴,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大力优化农村消费环境。这些政策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效,但制约农村消费增长的深层次因素依然存在。今后,应以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民...
本文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居民为例,利用289个样本数据,通过分别建立居民购买对环境和自身都有利的生态环保型商品以及对环境有利而对自身无影响的生态环保型商品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生态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居民对生态消费的认知水平、对环保标识的信任水平、政策宣传状况、商品质量的可靠程度对居民购买两类生态环保型商品都有显著影响,而且为正方向影响。性别和文化程度分...
以广州市居住郊区化过程中出现的消费错位现象为切入点,从消费社会学的符号消费视角对其原因进行新的解释。消费空间剧场化、消费空间时尚化以及消费空间对消费者社会身份的建构功能,使北京路传统商业步行街作为高级商业中心地的符号功能得以建构。现代购物中心的符号表征功能,使天河区商业中心成为一个消费者自我实现的情感化消费空间。这两股力量重构了大城市的中心—边缘关系,构建了一种并行于经...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