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柳州市主要年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
所属图书:山清水秀工业城
出版日期:2010年5月
关键词:
第三产业经济

柳州市的产业结构一直呈“二三一”的发展格局。1993年以后,随着柳州市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呈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

第一节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2006年,柳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9.51亿元(当年价格),占当年生产总值的34.42%。其中金融业和保险、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邮电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五大行业增加值为100.76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67.39%,其他服务业(包括社会服务业)增加值为48.75亿元,占比重为32.61%(见表5-1)。

表5-1 2006年柳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内部行业比例结构(当年价格)

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总体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从高幅波动转为平稳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柳州市第三产业总量(当年价)迅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92年的18.58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49.51亿元(当年价格),增长了7.05倍(见表5-2)。1992年以来,按可比价计算,柳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除1993年、1996年两年增长速度比上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都呈增长态势(见表5-3)。

表5-2 1992~2006年柳州市各年GDP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情况(按当年价格计算)

表5-3 1992~2006年柳州市生产总值指数(按可比价格计算,以上一年为100)

根据第三产业的增长特点,可以将柳州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1999年):此阶段发展呈现出高速增长,但波动幅度较大,增长速度呈明显的波浪形,处于波峰的两个年份是1995年和1997年,增速分别为15.61%和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