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1992~2006年主要年份柳州市单位在岗职工人数及构成
所属图书:山清水秀工业城
出版日期:2010年5月
关键词: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柳州是一个工业城市,产业工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制的基本完成,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人身份的改变,加上行政区划的变化,城市的迅速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壮大,柳州市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一节 社会阶层

柳州市的社会阶层按一定体系划分,可分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人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个体业者、商业服务人员等10个阶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社会的发展,柳州市的社会阶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即国家工作人员、党务工作者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的管理干部。

柳州市国家机关、党政、社会团体每年的从业人员由1993年的11544人下降到2006年的10263人,减少了1281人。在这些从业人员中,按30%乡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并视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计算,柳州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人数1993年为3463人,2006年为3079人,分别占社会性从业人员总量的0.71%和0.64%,2006年比1992年下降了0.12个百分点。在1993~2006年这14年中,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人员最高的年份为2000年,为3772人,占从业人员的0.81%,最低年份为2003年,为2957人,占从业人员的0.61%(见表9-1)。

表9-1 1992~2006年主要年份柳州市国家与社会管理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

在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中,1993~2006年县处级以上干部人数变动不大,14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