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13~2014年全省主要检测河段水质状况对比表
所属图书:甘肃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2016)
出版日期:2016年1月
关键词:
甘肃省环境保护事业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2015)

研究背景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加速转型的历史时期。在社会发展的这一特定阶段,作为社会问题之一的环境问题,也具有鲜明的社会特征。2013年1月,生活在北京的市民第一次认识到空气中弥漫的白雾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一种严重的空气污染物“霾”,人们开始对空气质量表现深切关注。

环境问题是个跨学科的问题,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对环境问题的分析视角各有不同。即使是在社会科学内部,经济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也是不一样的。经济学认为,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转变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重点的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政治学考察了我国各个阶段发展的政策因素对环境带来的压力,分析了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发展经济政策的导向、城市农村的二元社会结构等制度因素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指出能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要依照法律原则调整好利益关系格局,谋求环境保护在国家宏观政策上的有力支持。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环境问题,可以有几个最基础的视点。一是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之间的失调所导致的环境问题。社会学更加注重结构性制约,更加注重分析人们行为背后的制度因素。二是环境问题具有社会建构性。在此意义上,特定环境问题的呈现也是一种社会建构的结果,社会学非常关注这种社会建构的过程、机制与社会影响。洪大用:《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与反思》,《思想战线》2014年第4期。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对全国的生态环境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在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条件以及不合理开发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