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职员薪俸表
所属图书: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1897~1927)
出版日期:2005年5月
关键词:
清末民初的城市知识阶层

在清末民初社会,知识阶层是城市新兴的社会阶层。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进步,市政、经济、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卫生等领域有了较大的发展,知识分子有了较为广阔的职业空间,他们与传统的士大夫阶层不同,他们具有较新的知识结构,对西方的政治、科学与文化有初步的了解,他们不再把做官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而是凭借新的知识技能,受雇于政府、公司和新式文化机构,实现自身的价值,成为城市中间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通过对该阶层的人数与结构、收入与社会交往等情况的分析,对该阶层的特点与在城市近代化中所起的作用做出评价。

第一节 城市知识阶层的概况

清末民初的知识阶层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阶层,属于同一职业团体的知识人却可能享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劳动报酬,不同的知识群体之间也存在着种种的社会差别,不同的职业也被赋予不同的社会名望,许多职业团体的知识分子虽然被列入知识阶层的范畴,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却有明显的区别。该时期城市知识阶层产生于以下几个渠道:传统科举、新式学堂、教会学校和外国留学。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的是受过传统科举教育的秀才、举人,有的是国内新式学校毕业的学生,有的还是出国留学的洋学生。

传统科举出身的知识阶层仅占城市知识阶层的一小部分。清朝的秀才、举人和进士都有名额限制,秀才的名额一般是大府20名,大州县15名。举人名额以省为单位,一般大省80~90名,中等省60~70名,小省30~40名,据统计,1891年全国中举人数为1529人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第123页。。终清一代会试开科112场,共取进士26699人,平均每科录取238人萧源锦:《状元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