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三品一标”的内涵与外延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
(一)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农业部于2001年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2002年7月,农业部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3年4月,全国统一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对无公害农产品的定位是产品质量达到我国普通农产品和食品标准要求,保障基本食品安全,满足大众消费;产品以初级食用农产品为主;推行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的技术制度,采取产地认证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方式;认证属于公益性事业,不收取费用,实行政府推动的发展机制,认证有效期为3年。
(二)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分为两级,即A级绿色食品(生产条件要求较低的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质量较高,与有机食品要求基本相同。
1992年,农业部成立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并于同年成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门负责绿色食品认证管理工作。我国的绿色食品认证按照“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路线,建立“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志管理”的质量安全保障制度,推行质量认证与商标管理相结合的认证管理模式,采取政府推动与市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