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形成了“城市市场经济、农村计划经济”的二元体制格局,加快农村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首都“三农”工作按照“新三起来”的要求,努力推进“行政郊区”向“市场郊区”的体制转轨。科学评价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了解各区县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相对进程,这些工作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北京市及区县市场化指数水平进行测量,从市场化角度反映“新三起来”的进展水平,成为新时期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
市场化指数测算的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每一个大进步都和市场化相关,市场化已经成为农村其他制度变迁的基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在新形势下的一场大规模的、综合性的制度变迁(蔡立雄,2008)。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村市场化,使北京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0年的290.46元增长到1985年的775.08元,5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长1.7倍,为全面改革提供了经验和物质基础。1992年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和农民种养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1992年,北京市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不足40%,到2012年这一比例变为65.8%,农民收入结构得到了极大改善。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日渐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樊纲、王小鲁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分别公布了他们对中国经济市场化水平的测度值;樊纲还对中国各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进行了测量和排序。然而,上述学者做出的测量均为全国性的系统研究,计算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