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是各国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之一。福祉(wellbeing)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仅涉及收入水平、贫困程度等经济方面的状况(economic wellbeing),也涉及躯体的健康状况(physical wellbeing),还可以指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等社会心理方面的状况(subjective wellbeing)。中国政府一直在增进百姓福祉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就曾对如何增进人民福祉做出了明确的战略部署,譬如“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缩小收入差距”。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1/03/c_1117027676.htm.本书将目光聚焦于中国的老年人,以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经济、健康和社会心理三个方面,细致描述老年人的福祉现状,深入研究影响他们福祉的因素。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加深普通民众对于中国老年人福祉的了解;也希望能够有助于政府官员制定相关的社会福利政策,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老年人福祉?
至少有两方面原因促使我们研究老年人福祉。一方面,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其老龄化具有老龄化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老年人口数量多三大特征,因此任何人都不能对中国老年人的福祉状况等闲视之。众所周知,一个社会的老龄化速度由其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决定。1949年以后,中国成功地降低了人口死亡率。20世纪70年代后期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短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