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问题的提出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已经成为当前农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早在1984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就开始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之后,中央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推动农村的土地流转。在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又明确提出了土地流转的方向:“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在政策的推动下,近几年来,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明显加快。2007年土地流转总面积占全部家庭承包地面积的5%,2010年达到13%,2012年则增长为21.5%赵阳:《城镇化背景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相关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2期;农业部:《全国土地流转面积2.7亿亩》,《人民日报》2013年3月5日。。在此背景下,土地流转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
一些学者基于土地资源配置的视角,认为过小的农业生产规模将导致劳动力利用不充分和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张忠根、黄祖辉:《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重要途径》,《农业技术经济》1997年第5期。,土地流转则可以实现规模经营,有效地降低耕地细碎化所带来的效率损失黄贤金等:《中国农村土地市场运行机理分析》,《江海学刊》2001年第2期。。此外,土地流转还能带来边际效益和交易收益,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因此,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是实现规模经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必然选择马晓河、崔红志:《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管理世界》2002年第11期。。但是,另一些学者则注意到了土地流转问题的复杂性,更侧重于研究土地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