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18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社工登记人数
所属图书: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1)
出版日期:2021年5月
关键词:
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工作进乡村发展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推进社会工作进乡村并与乡村治理进行有机结合,是促进基层稳定,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从根本上破解“社会治理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难题,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其社会工作进乡村的实践走在前列,有利于打造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对于广东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珠江三角洲社会工作进乡村的成效与特征

乡村兴则国家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推动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置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等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社会工作进乡村是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的有效形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领域。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经济大省,为率先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选择在省内经济最发达、物质基础最厚实的珠江三角洲推进社会工作进乡村实践,实现了由点到面、由城市到农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乡村和谐稳定和城乡融合发展,摸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工作进乡村的广东做法。

(一)先行先试,打造乡村社会工作新模式

广东早在2006年就开始探索社会工作创新发展模式。2006年广东省民政厅设立了全国首个社工管理机构,探索社会治理建设。2007年,深圳率先探索出了“政府购买社工岗位”模式,广州则进一步探索出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