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河南高校毕业生省内就业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河南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与日俱增,2013年河南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将超过50万,就业形势严峻。而促进河南高校毕业生的省内就业对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实现河南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中原经济区的持续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大学毕业生省内就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河南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数量虽然很多,但只有将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输送到各个岗位,才能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才保障。
第一,强化中原经济区的人力资源优势。河南是人口和劳动力大省,丰裕的劳动力禀赋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优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河南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较低,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限,导致河南劳动力的质量不高。相对而言,大学毕业生则是优质的人力资源,如果每年几十万的大学生毕业后能省内就业,将大大改善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并将通过知识、技能的外部性,提升劳动力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中原经济区的人力资源优势。
第二,支撑中原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根据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的战略目标,经济区需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这些产业都与传统制造业、传统服务业和传统农业相区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综合应用了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实现优质、高效、创新、低耗、清洁、灵活生产与服务。中原经济区现有的劳动力队伍(包括4050人口、农民工、蓝领工人等)受知识、技能和视野等方面的限制,很难满足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战略任务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