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10~2019年中国农林牧渔业对外投资与利用外资情况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0~2021)
出版日期:2021年4月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基于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和企稳向好的国内经济态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出的主动调整,将会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挥着重要的“压舱石”作用。中国农业除向社会供给食物和工业原材料外,还具备为5.5亿农村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和维持生计的重要功能。可以说,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农业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和使命,亟须明晰自身定位,明确发展路线,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与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国经济以年均9.5%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了40多年。随着国内外环境变化,过去出口拉动型战略如今已不再符合中国的发展现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党中央适时调整发展路线,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是对当前发展阶段和环境的准确判断,是对未来发展道路的重要部署和规划。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大国间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力量对比和战略关系显著变化,加之各种“黑天鹅”事件,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历史必然性。

1.国内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对发展战略提出新要求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国内要素禀赋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