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续表3
所属图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
关键词:
2016年河南传统村落调查报告

河南传统村落概况

(一)河南传统村落总述

河南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四千多年前,河南即为中国九州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土”和“中原”之称。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都在中原大地河南。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阳城建都起,先后有商、西周、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等十多个朝代,两百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长达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为河南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众多的传统村落遗存。

自2012年12月起,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等部门分三批公布了255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其中河南99个,约占总数的3.87%;地域密度0.59个/平方千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平顶山、信阳、洛阳、三门峡、安阳等地。其中平顶山21个、信阳19个、洛阳14个、三门峡9个、焦作8个、鹤壁7个、安阳7个、南阳6个、新乡3个、郑州2个、驻马店1个、濮阳1个、漯河1个。对于河南省境内现有的传统村落遗存状况,根据其文化圈层、方言民俗、宗教信仰等因素,将河南分成以下五个文化圈层:豫南天中文化区、豫西南楚文化区、豫西河洛文化区、豫北河内文化区、豫中嵩岳文化区。

1.豫南天中文化区

天中文化是在豫南这一特定自然环境中孕育而成的地域性文化,包括驻马店和信阳地区,史上有盘古文化、女娲文化、伏羲文化、嫘祖文化、梁祝文化等。地貌以浅山区结合平原为主,桐柏山与大别山首尾相连呈“S”形贯穿于两地。因地处南北文化的过渡带,所以兼有南方楚文化特点。

该地区传统村落占河南总数比为20.21%,有20个村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