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但收入差距也在呈不断扩大的态势。据2004年财政部科研所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高达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收入差距更大,解决其收入差距问题关乎地区稳定、民族团结、西部大开发顺利推进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既有我国总体收入差距问题的一般性特点,也有基于其历史、地域及民族的特殊性。为便于统计,本文仅选取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五个民族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西部大开发五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拟对西部民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做一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民族地区当前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西部大开发五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经济的扶持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但同时收入差距也不断拉大,主要表现为:
1.与东部地区的收入差距
西部民族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滞后。2003年,五自治区总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5.3%,而人口及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仅占全国的7.8%和5.4%。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不仅使西部民族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东部发达地区。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
图1 2003年五自治区与东部发达地区人均收入比较
图2 2003年五自治区与东部发达地区恩格尔系数比较
第一,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看,蒙、桂、藏、宁、新五自治区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6.50%、80.00%、64.50%、77.92%、80.32%,而沪、浙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