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共同富裕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文章摘要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涵。进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社会救助制度在缩小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和发展差距方面应当发挥更好的作用。现行社会救助项目在覆盖面“应保尽保”、待遇水平逐年提高、政府承担资金投入主要责任等方面发挥了推进共同富裕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短板:救助对象精准识别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不公平问题较为突出,救助待遇的保障水平有待提高,救助方式依然较为单一,社会救助在反贫困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方面承压较大。伴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和劳动就业状态的新变化,社会救助推进共同富裕也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相对贫困问题成为贫困治理重点,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人群体的救助压力,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脆弱性问题突出。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要求,本报告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对象识别办法的统一与优化、拓展低收入群体服务类社会救助供给、优化社会救助资金多元主体投入和财政责任分摊机制、提升社会救助管理经办服务效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作者简介

宁亚芳:1988年出生,湖南攸县人。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藏学与西藏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岗位教师,兼任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藏智库副秘书长、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理事和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等。主持完成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年度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重大专项子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规划项目子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青年学者资助计划”项目等。现主要从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反贫困与区域发展、民族理论问题、反贫困和社会政策、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社会保障等研究。在《管理世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中国人口科学》《民族研究》《政治学研究》China Economis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荣获第二批“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英才”称号,多篇《要报》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著有《云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发展研究》。出版专著2部,参加《民族发展蓝皮书》《社会保障绿皮书》《新时代中国民族地区发展调查研究》等的撰写工作,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特大项目百村调查子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