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此过程中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和生计空间的相互建构,也将使村落公共空间处于不断演化的进程中。因此,本书只能是村落公共空间与乡村文化互构研究的一个起点,后续只有对典型样本村落进行回访,通过跟踪调研加大历时性研究的力度,才能建立起历史、现实与未来相互验证的模型。此外,本研究主要以西南地区的村落为重点案例,虽然考虑到了地域、民族、经济、文化等多样性因素,但有限样本实难涵盖广大乡村地区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现有研究是否适用于不同发展水平及地域文化的乡村地区仍有待实践验证,故还应加强对不同区域乡村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提炼公共空间建设推动文化振兴的规律,以期为相关学术研究与政策制定提供更为有益的借鉴。
<<
李锋:男,博士、教授,毕业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现为长江师范学院地方政府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西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政府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市政治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空间政治、基层治理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6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CSSCI等核心期刊及《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纸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文摘报》、光明网等媒体转载。曾荣获长江师范学院科研创新先进个人称号和重庆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郑万军:男,博士、教授,入选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现为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院长、重庆市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负责人,兼任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基层治理、贫困治理、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专业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在CSSCI等核心期刊及报纸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曾荣获重庆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