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三产融合发展的促进因素探讨

  • 报告作者:郝爱民
  • 所属图书:农村三产融合的溢出效应
  • 图书作者:郝爱民
  •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 所属丛书:
  • 报告字数:51602字报告页数:60页 报告大小: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数字乡村、要素市场化配置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的促进因素,着重分析了它们如何共同作用于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加速的背景和技术支持情况,强调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随后,文章详细讨论了数字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与农村三产融合之间的关系,指出这些因素对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不同地区农村三产融合效果的分样本来分析,文章揭示了区域差异对农村三产融合影响的不同模式,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总体而言,文章系统地分析了数字技术、要素市场化改革与农村三产融合的关系,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持。

作者简介

郝爱民:男,河南林州人,博士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院院长,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在《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等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博士后特别资助、国家统计局、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省部级项目10多项;主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南航河南分公司等多项横向课题。2项研究成果获得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二等奖;多篇论文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研究方向为航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