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流域居民福祉的空间异质性及路径效应

文章摘要

淮河流域作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功能区,长期以来,生态环境压力大,水体污染问题严重,旱涝灾害频发。2001年,该流域上游的21个区县所属区域被环保部划作“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区,并被审批为淮河流域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淮河流域居民福祉由基本需求、安全与健康需求、精神需求三个层次的福祉构成,总体表现为基本需求高于安全与健康需求,精神需求最低。淮河流域居民福祉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状况和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与资源状况对居民福祉产生了较大影响,个人因素对流域居民福祉的直接影响效果非常突出,流域居民福祉呈现不平衡性及不充分性特征。

作者简介

王晓梅:三级教授,黄河科技学院商学部副部长,中国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5项,发表论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