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针对甘肃静宁县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进行论述和分析。关于劳动就业,静宁县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原则,引导拟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逐步促成了“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就业”的格局;但从总体上看,由于人口压力,静宁县劳动就业工作仍面临严峻压力。关于社会保障与救助,静宁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管理体制,同时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保障城镇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发挥了重大作用。
<<
魏胜文:农学博士,研究员。甘肃省农学会副会长、《寒旱农业科学》编委会副主任。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等各类课题30项;出版专(编)著20余部(其中专著15部);发表论文50余篇(C刊及以上13篇);完成研究报告16篇。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其中: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成果专著《反贫困之路》,荣获第十二届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修编的《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荣获第十一届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2013年,连续8年主持编研“甘肃蓝皮书”,直接主编经济、舆情和县域蓝皮书。其中,担任执行主编的《2006~2007年甘肃舆情分析与预测》为全国首部地方舆情类蓝皮书,获甘肃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6年起主持编研“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获甘肃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甘肃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穆纪光:
安文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科研管理、政治学,主要成果:《反贫困之路》(著作)、《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静宁卷》(著作)、《传统农业县的变迁》(著作)、《试论领导干部的“参用”思想》(论文)、《敦煌艺术哲学论纲》(论文)、《中国美学的新起点》(论文)、《社科管理的性质及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由来与发展》(论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是科学体系健康发展的必然》(论文)、《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追寻》(论文)、《传承优秀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论文)、《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研究》(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