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2006年中国投资和储蓄的发展情况。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主要靠国内强劲的投资需求(资本形成)拉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投资率一直呈现出波动中上升之势——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投资率为38%;2004年,则达到44%的高水平。相应的,中国的最终消费率却在不断下降,2005年最终消费率下降到了56%。固定资产投资的地区结构表明,尽管中国政府先后采取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试图改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解决由此产生的其他经济与社会问题,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事实上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
<<
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顾问兼学术委员会主席,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指数专家委员会主席,亚洲金融合作协会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主席团成员、经济学部主任,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专业领域:金融、宏观经济、财政。
王国刚: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王松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经济相关研究,领域涉及货币、银行、金融市场等,专著《财政补贴经济分析》获1990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其他代表作还有《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金融全球化研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