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介绍了当前经济周期波动的态势,对未来经济周期波动分析的理论起点,正向技术冲击,经济的增长与波动等内容。
<<
刘树成:1945年生。1962~1967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学习;1967~1978年,先后在4595部队农场和山西省偏关县委、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1978~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学习;1989~1990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德尔经济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作访问学者。1985年8月~1998年9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98年10月至2008年12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专著:《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1989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1996年),《繁荣与稳定——中国经济波动研究》(2000年),《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繁荣与稳定II》(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60年——繁荣与稳定III》(2009年)等。多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获俄罗斯康德拉季耶夫金奖(2007年)。
张晓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宏观金融理论与发展经济学。
张平:男,出生于1964年7月1日,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助理、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兼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增长、宏观政策和上市公司研究。曾经参加和主持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劳工组织等多项国际合作,主持了社科基金重点招标课题、社科院重大课题和国家交办的课题。2009年入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候选人,2010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表彰为发展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做出突出贡献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被定级为二级研究员。2017年获得“四个一批”人才的荣誉称呼。合作四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合作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专著一等奖,独立获得专著二等奖一次,合作获得专著二等奖和三等奖。2009 年入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候选人。2010 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著作有《经济增长前沿》《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等,发表论文有《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行为比较:产权和市场》《中国交通运输业管制放松过程中的利用外资》《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收入分配变动》《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减速治理》《通缩机制对中国经济的挑战与稳经济政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