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我国正式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第十年。十年来,我国认真履行《公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是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体系,形成了“中国经验”。2014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在非遗保护发展上不断创新,形成了新的格局。法律法规建设与实施,颁布多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
<<
宋俊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新华学院中文系主任,《文化遗产》主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工作,出版了《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著作,连续数年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等蓝皮书,在《文艺研究》《戏剧艺术》《学术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倪彩霞:广东湛江人,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戏剧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王明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高菲: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