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 中国妇女的家庭生活和婚姻满意度普遍较高, 在婚恋、家庭决策和个人事务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自主权。家庭生育子女数的减少和家用电器的普及, 使女性在家务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比10年前显著减少, 此外, 家务劳动的社会化, 如净菜、初加工、半成品食物的递增, 居民普遍购买成品衣物以及一些城镇家庭聘用钟点工等, 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简化了妇女, 尤其是城镇妻子的家务负担。但女性承担主要家务负担的模式依旧, 这主要是因为女性更少地正规就业、更多地因孕育或家事而中断职业和更早地退休, 以及传统刻板的“男主外、女主内” 的性别规范定型所塑就。她们对家务分工和家庭地位的满意度也因此被削弱。
<<
徐安琪: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家庭社会学、性别研究。近年主要成果:《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主编),《中国婚姻质量研究》(合著),《婚姻市场中的青年择偶》(合著);“婚姻关系评价:性别差异及其原因探析”、“婚姻权力模式:城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女性婚姻家庭观的国际比较”、“单亲主体的福利:中国的解释模型”(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