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文化是一个地域文化概念,因春秋至秦汉之际的古夜郎国及夜郎人而得名。两千年前,司马迁在《史记》里首次记载了夜郎国,并且说:“西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此后的《汉书》、《后汉书》、《华阳国志》 及《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夜郎史传》、《益那悲歌》、《爨文丛刻》等汉、彝文献对夜郎的历史文化均有或略或详的记载。近半个世纪以来,以贵州西部为中心,包括滇东、桂西北、及川南的原夜郎故地的考古学成就,不但证实了历史上夜郎国这个由西南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的存在,而且以愈来愈丰富的实物,特别是旧石器及新石器时期的出土文物,证实了古夜郎文化及文明的产生,不但有着鲜明的地域及民族特色,而且有着深厚的、必然的历史渊源及其规律存在。《夜郎文化史》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田野作业,借鉴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研究成果,通过历史人类学、民族文献学、民俗学、民族民间文艺学、宗教学以及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及方法,对夜郎文化作了跨学科、多视角、全方位的综合研究,通过不厌其烦的爬梳、比较、整合及重组,对这一古文化实现相对的修复、还原,并在其发生、发展与变迁的历史线索中,最后完成了对夜郎文化作“史”的观照与论述,从而使这一知名度很高的古文化得以复活,并为今天的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