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初,我正在重庆大学经济系上学时,因抗美援朝战争已开始,政府号召大学生参军参干,经过思想斗争后,我毅然报了名。原以为经过短期训练后,就可能投入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去,不料却因国家需要培养东方语文人才,又将我与同时报名的一些同学调到北京大学东语系学习东方语。到北大后,东语系领导让我们各选一种语言,我因为解放前在南京上中学时看过维吾尔族舞蹈家的表演,深为维吾尔族的优秀文化艺术所吸引,所以一见有“维吾尔语科”,立即就选定了这一门。从此走上了学习、研究维吾尔语等突厥语族语言的人生道路。
<<
陈宗振:陈宗振,192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专业。1955~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先后参加维吾尔语和裕固语调查研究工作;1961~1979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字改革委员会从事与维吾尔文字改革有关的学术问题的研究,以及《维吾尔新文字方案》、《维吾尔新文字正字法》、《新文字正字词典》和各种新文字教材的编写工作;1979~198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从事维吾尔语、西部裕固语和塔塔尔语调查研究工作。主要学术成果有《西部裕固语简志》、《塔塔尔语简志》、《中国突厥语族语言词汇集》和关于维吾尔语方言、词汇,《突厥语词典》研究,裕固族语言及文化研究的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