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社会保障制度的“去身份化”》结论

  • 报告作者:王一
  • 所属图书:社会保障制度的“去身份化”
  • 图书作者:王一
  •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 所属丛书:社会政策丛书
  • 报告字数:3280字报告页数:5页 报告大小:

文章摘要

本书的出发点始于理论追求和道德理想。所谓理论追求,在社会保障领域一直存在重实务轻理论的倾向,这始终令笔者耿耿于怀,为摆脱实证主义影响下的片面实务倾向,本书将社会保障问题置于权利理论框架下进行考察。所谓道德理想,在社会保障领域谈论价值中立原则似乎显得不合时宜,对弱者的悲悯是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能够成立的原因,也是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然而或许正如社会科学的实质:始于迷惘,终于更进一步的迷惘,社会科学的多样性使得一个问题的解决总是伴随新问题的出现,比如实践的可操作性,以及价值取向的合理性,等等。不足和遗憾之处颇多,恳请同道不吝赐教。

作者简介

王一:管理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匡亚明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政策;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