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受东北地区“典型单位制”城市管理体制的影响,东北城市的街道、居委会等社区组织形式始终是“单位制”的一种附属物或补充物,始终处于一种边缘性的地位。1980年代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变,随着“单位社会”的终结,原来由单位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逐渐推向社区,街道、居委会等城市社区组织需要由原来的辅助性和边缘性的地位上升为主要的核心地位。在这种背景下,社区组织能否满足社会转型的需要,承接起原来由单位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顺利地实现社区组织结构调整与变革问题就成为社区建设的核心。本文对社区内组织之间及社区与居民的矛盾冲突问题的研究,就集中在东北城市社区的居民委员会和社区非营利组织这两个问题上。以典型案例分析法对东北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权力、选举过程和运作过程,以及社区的市民组织(非营利性组织)进行研究,了解居委会组织的变迁状况及其与政府组织、市民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发现社区组织存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