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集群

文章摘要

由于规模经济、品牌效应、学习经济效应的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样存在国际竞争,发达国家仍然保留着(用新技术和新组织形式“再造”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南北方国家之间并非是极端的产业间贸易模式,而是广泛地存在着产业内贸易模式和产业内沿着产业价值链甚至不同加工工序(仅在生产阶段)的纵向国际分工格局。中国如何既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又能够形成研发能力来摆脱产业链上游国家的强大控制,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产业集群是通过根植于当地产业文化基础上的动态能力,参与全球化大分工而形成和发展的,从而呈现出新时代的新特征。

作者简介

刘东勋:(1968~ ),男,河南鄢陵人,2002年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年获得南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后证书。现任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转型期的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在《经济地理》、《经济学动态》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并多次被转载或引用。多篇论文入选“中国经济学年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宣读,产生较大影响。为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的主持人和主要完成者。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多项。所提出的“市场发现”—“群众模仿”—“分工专业化”—“研发体系”的产业集群产生与演化路径,是对产业集群中不可编码信息利用的空间机制的最新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