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作者在灾区救助的经历,认为社会工作者在不同地区的工作方法因环境不同应该有所改变,这样才能更加适合当地群众的需求;另一方面应当扮演资源链接者的角色,致力于将最宝贵的资源链接到最需要的人群中,以维护社会公平。
<<
古学斌: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荣誉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中国及全球发展网络主任,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联合主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工作博士课程主任、社会学专业负责人,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主编和Action Research Journal执行编辑;曾为中央民族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荣誉教授及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台湾“中央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加拿大约克大学访问学者,英国杜伦大学高级研究员;从1993年开始参与中国农村发展工作,长期关注并致力于推动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发展,从事农村发展、弱势社群、社会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近年积极倡导行动和实践取向的研究范式。
张和清:云南大学历史学学士,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文学硕士,香港理工大学哲学博士。2008年5月至今担任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工作员、督导。曾在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任教。现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MSW)中心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民政部“全国城乡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硕士(MSW)及哲学博士(Ph.D.)。倡导、践行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和城乡合作运动并开展行动研究;具有15年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经验、8年中国灾害社会工作经验。教学及科研方向涉及社区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灾害社会工作、边缘群体社会工作。出版《农村社会工作》《灾害社会工作——中国的实践与反思》《国家、民族与中国农村基层政治——蚌岚河槽60年》等十余部著作及教材,在《社会学研究》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2010年林护中国社会工作培训及发展基金第二届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学人奖获得者。
欧阳令芝:资深社工,毕业于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具有多年农村社会工作与灾害社会工作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