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地区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传统村落数量众多。当前,川渝地区传统村落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存与保护状况总体良好,村落与周边环境协调,保护与修缮工作也在有序展开,非遗项目保护措施逐步完善,传统村落原住民保护意愿增强。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公权力与资本的强势的介入,使原住民在保护工作中被边缘化;保护规划理论与实际脱节;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修缮维护艰难。而在非遗保护方面,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偏大,非遗项目与生活脱节,文化内涵降低,过度娱乐化现象明显。当代农村社会,土地对人的束缚变小,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导致了建设的空心化,进而又推动了人口的空心化。当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首先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其次要以保护为主,有序开发;再次,要注重传承创新,重建乡土文化。
<<
龙明盛: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村落文化与民间宗教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