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属欠发达、欠开发的少数民族省份,具有民族贫困与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的双重特征。作为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发展旅游业是贵州民族贫困地区脱贫减贫最优化的路径选择。如何使贵州旅游扶贫可持续,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通过课题组讨论,拟选择政策和体制体系性、主体能力、社会团结与合作水平、社会公正以及自然环境可持续五个维度综合考量贵州旅游扶贫可持续性。
<<
陈志永:硕士、二级教授,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贵州省社科规划办通讯、会议评审专家,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旅游管理方向学术带头人,贵州省优秀教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读博士,师从“长江学者”徐勇教授。曾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云南大学、贵州省旅游局等科研院所、省内外高校、旅游管理部门邀请,为省内外学员作近100场学术讲座或培训。主要从事村落旅游与基层治理、产业组织化、地方社会与历史文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等方向研究。研究主张以扎实的田野调查和长期跟踪为基础,通过过程-事件分析法对田野点的重要活动与关键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借助长期田野跟踪并与理论、政策间的反复穿梭与关照,从而凝练“问题”,最后将“问题”嵌入区域性、复杂性的整体环境中,拉长研究的历史时段,自然破除学科壁垒,展开整体性、结构性、历时性、层次性、立体式的学术研究。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参与世界银行贵州项目中期评估等横向课题10余项。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Tourism Management、《旅游学刊》等刊物/报纸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7篇先后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著作3部,其中专著2部、合著1部。研究成果多次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