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纠纷放置回日常的生活世界,通过女犯口述和田野观察,呈现女犯曾经真实生动的生活世界。小小的宅院和村落的街道几乎是她们全部的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交织着亲缘与地缘的初级关系,不可回避的生活场域既固化了她们的日常生活,也固化了发生在这里的纠纷。
<<
张晓红:现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工作系,主要教授科目为妇女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伦理、社会政策等。201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2008~2009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学系交流学习,2013~2014年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性别与妇女研究、法律人类学、社区发展等。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纠纷解决中的主体建构——对农村‘民转刑’案件的法人类学研究”。先后在《江苏社会科学》《中国青年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论文曾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主体转载。参与编写著作《法社会学教程》《社会转型中的纠纷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