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说起中国经济改革的起始时间,一般都是笼统地说20世纪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以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为准,应该说中国经济改革始于1978年。第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几乎在同一时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家农户,决定摒弃生产队大呼隆式的劳动方式,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形式被称作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后在全国得到推行,并导致人民公社体制的逐渐废除。这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初突破。而小岗村的颠覆性制度创新,也就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先行实践。
<<
蔡昉: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十五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劳动经济学会会长,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副理事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人口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减贫等。著有《人口负增长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挑战与机遇》《破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谜》《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中国经济增长展望: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成长的烦恼:中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及应对》等等。近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人口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发展百人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