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形势出现了新变化,军事威胁对国际安全的威胁进一步降低,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威胁明显增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委员会历次评估报告确认了全球变暖的趋势,气候灾害和由此导致的地区冲突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灾难性影响,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联合国积极推动对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治理,自2007年以来,安理会针对气候安全问题先后举行4次辩论,推动形成国际共识。这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进程注入了新动力,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也因此面临更大的减排与出资压力。为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我国一是要积极参与、推动与引导气候安全议题;二是要积极开展气候风险的国际合作与应对;三是要加快推进国内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四是要加快构建气候适应型社会。
<<
刘长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战略规划与气候变化经济学。2009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在潘家华教授的指导下进行气候变化和能源环境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并于2012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作为主要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研究项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学动态》等刊物。
徐华清: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战略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