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从危机应对看资本逻辑的弹性及其限度

  • 报告作者:
  • 所属图书:比较视野下的中国道路
  • 图书作者:张严
  •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 所属丛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丛书
  • 报告字数:15127字报告页数:20页 报告大小:

文章摘要

自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危机就与资本主义如影随形。就目前来看,资本主义尽管经历了多次大规模、深层次的经济危机,仍然“幸存”了下来。1974 年,阿格列塔的《资本主义调节理论:美国的经验》出版,标志着调节学派的诞生。该学派对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其研究多聚焦于工业或科技生产范式、积累体制、调节模式、发展模式等“上层”机制,而对处于基础、底层、核心地位的资本逻辑较少论及。资本主义一次次从危机中“幸存”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有一套相对完善的自我调整机制,其核心是资本逻辑的弹性。自20世纪初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分别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危机、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滞胀”危机、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对这三次大危机的应对,突出反映了资本逻辑的弹性。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