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针对前述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认为十八洞村要在精准脱贫后走向乡村振兴,实现自主、均衡与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从加大扶智引智力度、培育内生发展动能,优化营商环境、发挥民间资本作用,以及加快产业转型、拓展旅游市场空间三个方面聚焦着力。
<<
刘艳红: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22-2025)。主要从事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与广义可持续发展领域(资源环境保护、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数字经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生态补偿、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含合著)3部,研究成果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信息对策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申孟宜:经济学博士,国家统计局服务业司企业景气处副处长,中级统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服务业经济、采购经理指数、贫困经济学。在《统计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