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建设进入新时代的第一年。本报告描述了201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总体发展状况,计算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及各省(区、市)指数,分析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障碍,并对“十四五”期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由2008年的44.9%上升到2018年的71.5%,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由2008年的40.4%上升到的2018年的75.9%,残疾人发展提升指数由2008年的53.4%上升到2018年的65.3%,残疾人服务支撑指数由2008年的40.7%上升到2018年的72.3%。2015年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平衡发展指数稳步上升。2018年总体平衡发展指数为51.97%,比2015年上升3.68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趋于平缓。
<<
凌亢: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中国统计学会残障统计分会会长、中国统计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统计分会名誉会长,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法治研究专委会顾问、标准化工作专委会顾问,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12所大学教授,《统计学报》《调研世界》等学术期刊顾问或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统计和残障统计。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其中重大、重点课题9项)。出版专著、教材、工具书28部,发表论文100余篇,独立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19项(其中一等奖4项)。
孙友然:博士,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残疾人数据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南京晓庄学院特聘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教育管理。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两项,省部级及其他级别课题十余项,参与国家、省部级及其他课题三十余项。出版专著五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科研成果获国家、省、市奖励二十余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06~2015)》主要编纂者之一。
白先春: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残疾人数据科学研究院院长。2005~2007年在暨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2014年,香港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残疾统计、残疾人发展评价。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二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三项)。出版专著、教材、工具书四部,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四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06~2015)》主要编纂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