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东亚交通     检索到  23443  条相关信息

本文首先回顾了韩国近现代东亚意识的发展和东亚意识的回归,并梳理韩国学界对于东亚论的论点,最后从再认识东亚的角度,分析东亚意识对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启示和意义。

作者:芦恒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如果我们把当代东亚经济整合中的10+1,10+3,10+6看做是东亚南北纵列国家之间的合纵式的经济整合,目前以美国为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正可以看做是一种连横式的经济整合。用合纵和连横的对立,正好可以恰当地描绘当前东亚经济整合中的两种不同的貌似对抗的战略思路之争。

作者:杨沐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本文分析了泛北部湾交通合作的发展情况。首先指出了泛北部湾交通在中国—东盟的重要地位,然后分析了泛北部湾交通交通合作现状,泛北部湾交通主要由铁路、公路、港口和航空运输组成。目前,由于这四个领域还没有形成网络,泛北部湾国家间的交通合作还处于低水平状态。文章还指出了泛北部湾交通合作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泛北部湾交通合作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作者:刘建文 出版时间:2007年07月

全面抗战爆发时,时任国民政府铁道部部长张嘉璈明确提出:“抗战与交通,相为表里,不可或分。”现代战争“所要求于交通方面的,比过去更为重大,更为艰难,因为无论前方辎重的输送,后方物资的调集,乃至防空防岸的实施,和战略战术的运用,在在与交通机构、运输工具,有最密切的关系”。近代交通作为掠夺资源的重要工具,被日本帝国主义牢牢控制,并进一步加以修复、扩建,以提高运力为...

作者:李丽娜 出版时间:2023年02月

马克思说:“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与中国资源禀赋相似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为分析未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经验事实和实证数据,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借鉴经验、获得启示,进而为预测中国农业转型趋势提供支撑。

作者:罗浩轩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互联互通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点。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交通一体化,互联互通是交通一体化的具体体现。本文在对泛北部湾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研究现状、互联互通建设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合作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作者:赵明龙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本文首先指出“东亚第三条道路”是一种融合西方社会批判理论与东方和谐共生思想的产物,然后列举其特点。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其本身是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与沟通的产物,突破二元对立性和对抗性,也并非一味妥协式的和谐,而是在理性基础上实现所有发展主体的理解对话与沟通,最终达到非权力性的共生秩序状态。

作者:芦恒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本文首先分析了东亚新发展主义产生的背景和特点,然后阐述了新发展主义与东亚宽恕精神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宽恕主义作为东亚精神的内核,应该为东亚公共社会的建设提供助力。

作者:芦恒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