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书围绕“当代东亚社会转型如何影响公共性的变迁”,以及“东亚社会和谐发展配之以何种的公共性基础”等基本问题,选择中国社会学者较少关注的“韩国社会转型及其社会后果”作为研究对象,挖掘其二战后的社会转型背后的公共性变迁逻辑,可作为审视东亚现代化困境及其新选择的重要参考框架,以区别于注重区域经济政治与人文的现有韩国学研究,同时也不同于国内学者习惯将“欧美”与“日本...
本文从女性人才发展的特点入手,通过系统考察女性人才发展中的特殊性因素,分别从与女性人才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提供、职业发展、社会性别预算等财税政策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考察,进而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财税改革建议。
本书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亚洲宏观经济论坛”的成果。本书围绕“中等收入陷阱与东亚经济转型”的主题,深入研讨“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与形成机制,回顾总结东亚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对日韩企业发展、亚洲“四小龙”战略选择、东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东亚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等的考察,分析东亚在经济、贸易、资源与环境、人口老龄...
特区第二届政府以提升居民综合生活素质为施政目标,实行15年免费教育,致力于保护文化遗产,并成功举办东亚运动会、葡语国家和地区运动会,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特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构想的提出到框架协议签署已两年多。本文旨在东盟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从“亚洲面条碗效应”的角度,为企业利用FTA,规避亚洲面条碗效应,并为日后缔结更大范围的FTA提出若干建议。
本文探讨2000~2008年,民进党社会福利改革的失败,具体关注点在于台湾福利体制的变迁。20世纪90年代的民主化改革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创造了更好的机会。但是,资本主义全球化也约束了地区政府实现社会福利的能力。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的结果是国民党重新掌权,意味着经济优先的生产主义福利将重新主导台湾福利制度,而社会民主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这个问题启发我...
特区政府成立以来,澳门体育因筹办第四届东亚运动会而有了多方面的发展。随着体育场馆的增加,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意识的增强,加上各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场上力争夺标,澳门体育在短短几年之间由默默无闻发展到国际知名。针对澳门体育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澳门体育不仅需要在发展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也需要在澳门加入国际奥委会、持续推动体育旅游政策、妥善管理现有...
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使双边合作更加紧密,合作成效不断显现。展望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规模的扩大,加快双向投资步伐,也有利于推动“10+3”合作,促进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